輔食添加深似海!盤點寶寶輔食制作的“兩大深坑”

  輔食的添加除了可以幫助寶寶攝取到更豐富的營養(yǎng),對于寶寶的咀嚼和消化功能的提高也非常重要。說到輔食的制作,可能10個媽媽有10種做法,但是有些誤區(qū)卻是需要媽媽們共同去避免的。甚至于有些看似十分科學有道理的制作方法,其實完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(jù)!下面我們就來盤點寶寶輔食制作的“兩大深坑”,看看你中招了嗎?

  錯誤的觀念意識之“營養(yǎng)坑”

  ①骨頭湯、蝦皮能補鈣?

  很多人認為喝骨頭湯會達到補鈣的效果,于是有些媽媽為了補鈣就給寶寶煲骨頭湯喝。另外,還有些媽媽聽說蝦皮也含有豐富的鈣質,所以媽媽們在制作輔食時也會添加蝦皮為寶寶進行補鈣。

  其實這兩種補鈣方法都是不科學的,骨頭中的鈣是以磷酸鹽形式存在的,很難溶解水中,不管是用多少骨頭燉湯或燉多長時間,都不能增加骨頭湯的含鈣量。有醫(yī)學實驗證明:每100毫升的豬骨湯里只含有約2毫克的鈣,其含量與自來水相似。然而其脂肪含量卻很高,不僅不能補鈣,還會導致寶寶消化不良。另外,蝦皮中的鈣含量雖高,但吸收卻并不理想。蝦皮無法被徹底嚼碎,在胃里經(jīng)過胃酸作用,能溶解出來的也只是一小部分,大部分的鈣會隨著不消化的殘渣一起排出體外。而且蝦皮很輕,媽媽們在做湯、炒菜時也只是放少量蝦皮,想要達到補鈣目的需要吃大量,這顯然是不可能的。同時,久儲的蝦皮還有亞硝酸鹽過高的風險。

  ②豬肝泥、深綠色蔬菜補維生素A?

  媽媽們應該都記得從寶寶出生15天起,醫(yī)生建議要額外補充維生素AD滴劑(伊可新),用于預防維生素AD缺乏癥,如佝僂病、夜盲癥等。媽媽們都知道維生素A對寶寶身體健康發(fā)育的重要性,一直按照醫(yī)生建議每日補充。但隨著輔食的添加,有些媽媽認為可以在食物中獲取到足量的維生素A,就無需額外補充了。其中以動物肝臟和深色蔬菜為代表,都被媽媽們視為補充維生素A的絕佳輔食。

  可是,這些補充維生素A的方法真的適合嬰幼兒嗎?答案顯然是否定的。醫(yī)生之所以建議寶寶補充維生素AD到3歲是有原因的,這是因為0-3歲的寶寶腸胃系統(tǒng)尚未發(fā)育完全,無法從食物中獲取到大量的營養(yǎng)元素。以媽媽們熟知的輔食豬肝泥為例,我們都知道肝臟是解毒器官,往往會富集大量的重金屬和毒素,所以并不建議給寶寶長期食用,一般一周一次即可,這樣根本起不到補充維生素A的效果。深綠色蔬菜和胡蘿卜中也含有維生素A的前體物質β胡蘿卜素,在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,但是補充效果也并不理想。研究數(shù)據(jù)也證實,β胡蘿卜素轉化率不到1/12之間,這個途徑顯然也是行不通的。輔食即“輔助性的食物”,寶寶攝取的量本身就較少,更是無法從中獲取大量的營養(yǎng)物質,所以不能單單依靠輔食來獲取所有的營養(yǎng),該額外補充還是要補充,尤其是醫(yī)生建議補充的維生素AD一定要每日補充,以免耽誤寶寶身體的健康發(fā)育。

  自以為是制作之“方法坑”

  寶寶不消化,一直吃泥狀的食物?

  給寶寶添加輔食不但要注重種類,還有重視食物的形狀。通常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,由于牙齒還沒有完全萌出,流質和泥狀食物非常適合寶寶消化吸收。但是不能長時間的給寶寶吃這樣的輔食,輔食添加應該符合寶寶不同階段的咀嚼能力,如果一直給寶寶吃泥狀的食物,就錯過了咀嚼能力鍛煉的最佳時期,會導致寶寶在咀嚼食物方面產(chǎn)生障礙。一般情況下,如果寶寶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,8個月就要逐漸過渡到小顆粒食物,10個月則需要過渡到小塊狀食物,一定要逐漸增加硬度。

  寶寶不愛吃,加點調味品才可以?

  有一些父母在給寶寶制作輔食時,不但注重營養(yǎng)而且還非常注重口味,在制作輔食時怕沒有味道會添加一些調味品(如鹽、糖、醬油),認為這樣寶寶才會更喜歡吃。事實上,這樣不但會影響寶寶的味覺發(fā)育,為日后挑食埋下隱患,還會對孩子的身體發(fā)育造成負擔。比如4-6個月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時正是味覺發(fā)育的時候,此時吃添加含糖食物則會使味覺對甜度不敏感,造成偏食的習慣。此外,過早加鹽會給肝臟造成負擔,從而影響寶寶的發(fā)育,所以建議寶寶在1歲內最好添加原味輔食。

  正確的輔食添加對成長發(fā)育中的孩子非常重要,更是奠定寶寶一生的健康根基。父母們一定要掌握好科學、正確的輔食添加方法,才能助力寶寶健康發(fā)展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回答您!